市场

什么是煤矿智能化建设 包括什么 市场规模有多大

什么是煤矿智能化建设? 包括什么? 市场规模有多大?

腾专网 2022年4月7日 19:4211220

1、什么是煤矿智能化?

煤矿智能化是指煤矿开发设计、地质勘察、开采、运输、分选、安全保障、生产管理等主要系统具备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主决策等基本能力。和自我执行。

智能具有三种能力:一是实时感知和获取外部信息的能力; 二是感知信息的存储、分析、判断、关联、自我学习、自我决策的能力; 最后是自动执行能力。

煤矿智能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智能、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实现煤炭资源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发为主线,以智慧煤矿建设为抓手。 围绕煤炭行业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大力推进智能系统、智能装备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全面提升煤炭行业智能化水平。我国的煤矿。

智能化是煤炭开采的发展趋势

2、煤矿智能化建设内容

根据《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煤矿井下智能化系统基本建设内容包括12项,具体如下:

信息基础设施、智能综合管控平台、智能安全监控系统、智能巷道系统、智能煤矿开采系统、智能主煤流运输系统、智能辅助运输系统、智能通风系统、智能供电及给排水系统、智慧地质支撑系统、智慧园区、运营管理系统等

三、煤矿智能化发展原理

目前,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研发滞后于企业发展需求、智能化建设技术标准规范缺失、技术装备支撑不足、研发平台不完善等问题。 ,高端人才稀缺。 基于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的现状和要求,煤矿智能化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典型示范与整体推广相结合

加强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成效显着、动力性强的示范项目,形成智慧煤矿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推动智慧煤矿纵深发展。

2、当前与长远规划相结合

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注重人才培养,解决煤矿智能化发展瓶颈和薄弱环节。 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中长期战略研究,持续提高煤矿效益和效益。

3、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动力。 加强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

贯彻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发展理念,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加快基础产业转型升级。 鼓励多元化合作,坚持互利共赢,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提升煤炭行业开放发展水平。

4、国家层面煤矿智能化相关政策

2016年4月,《能源技术革命引领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首次在国家层面制定“提高煤炭开发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发展智能化工作面,重点煤矿区基本实现零工作面。” “人性化”的发展目标。

2016年12月,《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是到2020年煤矿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建设一批先进高效的智慧煤矿。

2017年6月,《煤矿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 加快小矿山机械化改造,实现采矿机械化; 推动大中型矿山通风、提升、运输等系统自动化改造,发展无人作业面和无人值守矿山。 发展大型高效集约型矿山和大型露天煤矿,提高煤矿综合机械化和管理水平。 自动化水平。

2020年2月,《关于加快发展智慧煤矿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智慧煤矿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2020年4月,《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要加快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力争全国智能矿山工作面1000个以上到2022年底,建成一批智慧矿山。

2020年11月,《关于开展第一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的通知》:71个煤矿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智能化示范煤矿。

2021年6月,《智慧煤矿建设指南(2021年版)》:指导规范智慧煤矿建设。

5、煤矿智能化主要厂商及市场规模预测

截至2020年底,全国煤矿数量约为4700个。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20年煤炭工业发展年度报告》提出,煤炭工业“十四五”发展目标是:年底煤矿数量控制在4000个左右。第十四个五年计划。

如果到2025年全国智慧煤炭普及率达到50%,意味着将有2000个煤矿达到智能化水平。 2020年,我国智能煤矿工作面仅有494个,那么到2025年,需要智能化改造的煤矿将达到1506个。 安永发布的《智能化赋能煤炭行业新万亿市场》显示,单个矿山现有生产型矿山智能化改造升级成本约为149-2.63亿元,平均改造成本一个煤矿的投资额约为2.06亿元。 预计到2025年,我国智能煤矿市场空间将达到3100亿元,2020年。

煤矿智能化主要厂家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