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说你的智商够智能硬件吗
说起智能硬件,大家常常会想到智能穿戴手表和手环、各种智能家电、以及智能出行的自动驾驶技术。 这些充满未来科技的智能硬件让我们有一种未来感。 美好愿景,在智能硬件的辅助下,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便捷。 当然,这些美好的愿景肯定会发生,但不是现在。
在谈论智能硬件之前,我们还是需要盘点一下目前我们身边有哪些智能硬件产品。 笔者对生活中常见的智能硬件产品做了一个简单的分类和总结,大致分为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等)、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服装、智能眼镜)。 等)、智能家居(智能家电、家庭机器人、智能家居系统等)、智能出行(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服务(服务机器人),特别是智能终端、智能穿戴和智能家居是最常见的我们看。
赢得广泛好评的亚马逊Echo,被称为智能硬件的典范
Apple Watch 2 和 Samsung Gear S3 智能手表
当然,本期极客聊,我们主要谈论的是服务于我们生活的智能硬件产品,包括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智能服务机器人等,它们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普通人的生活中。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真正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而不仅仅是科技带来的短暂的新鲜感?
●扫地机器人和宠物狗的笑话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个故事。 家里的智能扫地机器人正常工作,完成日常的地面清洁任务。 我们都知道,这种扫地机器人基本上是通过旋转刷子来完成地板清洁任务的。 但不幸的是,在家里,宠物狗把粪便排在地上,扫地机器人也认真地来打扫,于是宠物粪便均匀地撒在地板上……
扫地机器人和宠物狗的故事(请不要问我狗在哪里)
这个故事在微博上广为流传,可信度很高。 因此,家里养宠物的人原则上不应该使用扫地机器人。 这个故事在相声作品中也出现过,当被地暖这一幕衬托出来时,整个笑点就更加搞笑了。
房间的地垫已损坏
当然,故事是故事,笑话是笑话,但我们还是可以从这段话中读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那就是智能扫地机器人自动规划清扫路径、自动避开障碍物、自动检测清洁度、自动返回充电车站。 诸如此类的功能非常有用,但遇到上述情况时仍然无法智能处理。
目前扫地机器人的智能水平根本无法应对特殊情况。
也就是说,虽然智能扫地机器人的智能已经可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正常场景,但一旦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它的智能可能就无法以我们认为不能再简单的方式来处理。
●悖论 自动驾驶面临交通事故
自动驾驶技术是科技巨头们都在努力探索的领域。 相关技术也被引入到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汽车中。 当然,现有的技术还没有完美解决自动驾驶的问题,所以目前特斯拉只是将其称为辅助驾驶系统。
汽车辅助驾驶系统
且不说通过人工智能来实现自动驾驶所需的定位技术、雷达探测、路径选择以及数据传输和处理有多么困难。 在这里,作者首先需要讲一个故事,一个悖论。 相关故事。
在不久的将来,您将拥有一辆自动驾驶汽车。 有一天,开车途中,突然发生了一场无法避免的事故,汽车即将冲向10名路人。 汽车无法及时停下,但它可以突然转向并撞到旁边的建筑物,碰撞可能会杀死车内的人。 应该怎么做呢?
经典且无法解决的火车悖论(向哪个方向转动开关)
从自动驾驶设计的角度来看,自动驾驶技术需要尽量减少事故中的人员伤亡。 毫无疑问,这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乘客的你将成为受害者; 同时,自动驾驶还必须设计成最大限度地保障乘客安全,自动驾驶会直接冲进人群,所以这个问题没有解决方案。
事实上,这个故事的原型就是经典的火车悖论。 五十年来,哲学家们一直从不同角度争论这个问题。 当人类仍然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人工智能应该做出什么决定?
●现实中连手机也敢自称智能
讲完笑话、讲完悖论,我们再来看看现实。 目前市场上自称智能硬件的产品非常多,但只要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绝大多数的智能硬件产品都只是添加了一些所谓的痛点和需求。原来成熟的产品(其实用途很少),然后开发相应的手机APP来声称自己是智能的。
手机APP只是将设备上的操作和功能转移到手机上
这样的所谓智能硬件不胜枚举。 过去,一些厂商将Android系统强行植入平板电视,让电视运行一些移动应用程序,于是大张旗鼓地宣称它是智能电视; 可以使用手机APP控制空调。 叫做智能空调,所以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所有家用电器一夜之间进入了智能时代,因为我可以连接手机APP,所以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
这样的电视你敢称其为智能电视吗?
后来这种智能硬件也被延伸和扩展了功能,比如智能血压计。 家长绑定微信后在家测量血压后,设备可以将结果直接推送到孩子的微信消息中; 空气净化器监测当家里空气质量较差时,会向手机等发送消息。即时消息推送并不代表智能。 试想一下,如果我立即知道父母血压异常或者家里空气质量不好,但可以自动给出诊断建议或者自动开窗通风,会怎样。
事实上,这种智能硬件只是将原本微波炉、冰箱、洗衣机、电视上的控制面板搬到了智能手机上。 即使它可以实现简单的语音交互,也只是将物理按钮转换为语音命令。 就是这样,你仍然无法像人与人之间那样正常地与它沟通。
●孤独大数据无处不在并不意味着智能
现在有一种趋势是将大数据集成到智能硬件中,通过分析数千个人的行为,我们最终可以得出一些有代表性的行为特征。 然而,目前很多情况下,当用户与智能硬件设备交互时,系统只是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为用户生成反馈信息,而没有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起来。 这种机械的组合还不能称为真正的智能。
通用的交互通常很烦人
这种互动通常是普遍存在的。 虽然有道理,但总觉得没有完全说到点子上。 换句话说,它更像是条件反射而不是智力。 或许能够满足基本的交互需求,但是面对每一个独立个体来说,这种交互可能很难满足。
当然,我们绝不会否认大数据对人工智能的积极影响。 它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样本库,指导了人工智能的一个大方向,这个方向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硬件的融合发展也将是必然方向。
总结:
好事即将发生。 当然,我说的不是小米,而是整个智能硬件行业,不过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等到好事情。 目前,亚马逊、谷歌、苹果等巨头都在推进自己的智能硬件项目。 我们期待未来更加智能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与一堆弱智硬件共享一个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