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预测报告

(五)试点城市分布

 

2012年以来,我国发布了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其中第一批90个试点城市、第二批103个试点城市、第三批97个试点城市,共计290个试点城市。 从地区分布来看,华东、华北、华中地区试点城市数量最多,分别为96个、45个、38个城市,占比分别为33.10%、15.52%、13.10%。 从省份分布来看,山东省试点城市数量最多,为27个,其次是江苏省和湖南省。

智能化市场需求_智能化市场_智能化市场的重要表现/

3、重点企业分析

(1)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业务涵盖商业、云计算、数字媒体和娱乐、创新业务。 阿里巴巴智慧城市源于“ET城市大脑”的品牌理念。 2016年以来,阿里巴巴以交通领域为突破口,开启了利用大数据改善城市交通的探索过程。 依托在零售、商业领域的优势,以阿里云业务为起点,打造能够计算复杂城市问题的城市大脑,借助实时大数据、搜索、分析、可视化拓展智慧城市应用场景能力。 其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从“云”三个层面进行:飞天云、城市基础网络、视频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平台;“大脑”包括城市运营中台系统(数据、业务)、城市领域应用(交通、政务、公安等)、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城市枢纽、城市运营等);“端”包括政务移动终端、企业移动终端、个人移动终端。 2022年一、二季度营业收入4127亿元。

智能化市场的重要表现_智能化市场_智能化市场需求/

(2)腾讯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主要经营社交及通讯服务、社交网络平台、游戏平台、门户网站、腾讯新闻客户端和网络视频服务腾讯视频。 智慧城市方面,除了腾讯深耕深圳、广州之外,云南、重庆、上海、青岛等省市也相继在腾讯的助力下启动智慧城市建设。 2022年1月至9月,腾讯控股营业收入4096亿元,毛利润1769亿元。

智能化市场需求_智能化市场的重要表现_智能化市场/

智能化市场_智能化市场的重要表现_智能化市场需求/

(3)华为

华为成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致力于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目前,华为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超过30亿人口。 自2016年起,华为开始涉足智能领域业务。 在2017年深圳高交会上,提出“智慧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生活概念,具有从数据感知到数据分析处理的完整闭环。 随着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日益成熟,华为凭借自身技术优势,提出“1+1+N”智慧城市建设思路,即“一个城市数字平台+一个智慧大脑+N个智慧应用” “ 解决方案。 华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构建了“感知、感知、知晓、使用”的能力体系。 2022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3016亿元,净利润率为5.0%。 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1427亿元,企业业务收入547亿元,终端业务收入1013亿元。

智能化市场_智能化市场的重要表现_智能化市场需求/

智能化市场的重要表现_智能化市场需求_智能化市场/

(4)东软集团

东软集团成立于1991年,是中国第一家上市软件公司。 业务以软件技术为核心,专注于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能汽车互联、软件产品与服务。 在智慧城市领域,东软以软件赋能城市发展,让社会更加智慧。 通过软件与行业的融合,我们在医疗、电信、能源、金融、政府、交通、环保、教育等20多个行业拥有广泛的客户积累。 以“惠民、优化政府、发展产业”为目标,全面参与城市数字化运营,建设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型智慧城市。 2022年1月至9月,东软集团营业收入55.64亿元,净利润1.26亿元。

智能化市场_智能化市场需求_智能化市场的重要表现/

智能化市场_智能化市场的重要表现_智能化市场需求/

(5)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 现已发展成为集金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于一体的一体化、紧密型、多元化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六大业务:人寿及健康保险、财产保险、银行、资产管理、科技、其他业务和并购抵消。 在智慧城市领域,平安拥有面向多个行业(包括智慧政务、生活、金融、安防、交通、港口、教育、医疗、城建、环保等)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并正在快速推广金融+科技赋能智慧城市。 登陆。 2022年1月至9月,中国平安营业收入8702亿元,净利润951.2亿元。

智能化市场需求_智能化市场的重要表现_智能化市场/

智能化市场需求_智能化市场的重要表现_智能化市场/

4、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前景

(一)国家高度重视,政策持续推进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现代化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决定》。 关于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见。 近年来,各地政府大力发展新型智慧城市。 目前,全国已有100多个城市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开展城市运行监控、人防应急指挥等工作。决策分析、智慧应急、社会信用等信息系统建设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治理行业已驶入信息化发展快车道,潜在市场机会广阔。

(二)政府管理理念转变有力推动行业发展

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智慧治理,提出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推动政府管理转型理念和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在此背景下,“一网通行”、“一网通用”、“一网统管”、“三融合五跨越”的提出,正在推动城市治理从单一行业部门向单一行业部门转变。对全市进行综合治理。 以浙江、上海、广东、四川为代表,各级政府构建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加快数字化转型。 可以预见,“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将成为推动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 市政治理、数字乡村、韧性城市建设也将拓展城市治理的内涵和外延。

(三)数字技术创新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以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创新给城市治理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和创新。 5G以更快的传输速度、超低时延、更低的功耗和海量连接,开启了万物互联的新时代,催生和推动了各行业的数字化发展进程,为交通、能源、制造、教育等提供服务和医疗保健。 、社区、消费、休闲、娱乐等领域带来了新的参与者,实现了传统商业模式的快速演进甚至颠覆重塑,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空间。 新技术实现智慧城市的同时,也会得到智慧城市应用和城市治理产业的反哺,两者之间会形成良性循环。

更多信息请参阅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工业大数据、行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商业计划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园区产业规划、产业链投资地图、产业投资指导、产业链投资考察推介会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