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汽车后市场竞争与智能化转型

近年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新四化”)逐渐成为汽车行业发展主流,整个行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相应地,汽车后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智能化市场_智能化市场需求_智能化市场的重要表现/

售后市场迎来新领域

近日,在成都举办的第七届国际汽车零部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向外界透露了行业新趋势:随着整车领域新技术的不断推进,相关零部件的制造支撑通过数字化,流通、数据、维修技术诊断、客户服务等应用开始成为汽车后市场的重点新方向。

如今,零部件的电子化、智能化水平已成为汽车后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为此,本次展会专门展示了汽车后市场的诸多智能化产品和技术。 其中,电子、电气、智能网联等领域具有优势的展商和产品尤为突出。

展会主办方之一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光表示,随着汽车行业“新四化”的不断推进,汽车后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和机遇。 因此,展会凸显行业新技术、新模式、新趋势,助力行业做强做强链条,迈向高质量发展。 同时,也有助于中国汽车及后市场产品在新四化下继续巩固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事实上,汽车制造领域新技术的快速普及,带动了与之密切相关的汽车后市场的新变化。 其主要特点是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开发深度不断加大、零部件和服务的拓展。 电子化、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产业链深度转型。 因此,谁能利用数字技术,在深入了解行业的基础上完成数字化对行业的适应,将是赢得这一轮汽车后市场行业变革的关键。

业内人士认为,在“新四化”的影响下,汽车不再仅仅具有交通工具的属性,而是演变为内容和服务的载体。 相应的,未来汽车后市场也将发生变化。

例如,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对电子零部件的需求要高得多,车辆系统升级、维修等服务开始迅速普及。 这使得以系统维护和新兴应用为主的相关服务在汽车维修服务中变得更加流行。 他们所占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

万亿蓝海新机遇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最新统计,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8亿辆,驾驶人达4.65亿人,汽车后市场产值近1.5万亿元。

同时,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落地,汽车后市场开始从产品导向型产业向服务导向型产业转变。 迫切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驱动服务,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客户服务体验。

于光表示,在汽车零部件国际贸易中,50%的汽车零部件及相关产品是在中国生产的。 为此,公司希望借助展会平台,深度挖掘行业价值,不断丰富新能源、智能网联、新材料、未来出行服务、汽车芯片创新应用等方面的展示。以推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驱动的产业变革。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也在持续增长,正逐步从单打独斗的零和博弈阶段转向“数据智能、品类融合、生态共享”的协同发展阶段”。

然而,尽管汽车后市场已是万亿级市场,但仍存在碎片化程度高、竞争不规范、产业效率提升缓慢等问题。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汽车维修企业约有60万至70万家,其中一级、二级企业分别占3%和17%,三级店占比高达80%。 因此,碎片化、混乱、规模小一直是中国汽车后市场的行业痛点。 如何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产业整体整合和提升,已成为中国汽车后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专家表示,新技术正在深度推动产业链变革,未来将涌现一系列大型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发展。

改变已经开始

如今,“新四化”给汽车后市场带来的变化已经显现,行业对汽车半导体、功率器件、新兴电子集成器件等相关产品的需求日益凸显。

数据显示,传统燃油汽车的汽车电子成本约占整车成本的15%~28%,而新能源汽车这一比例接近65%。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汽车零部件时代进入更新换代周期,设备更新换代需求增加,智能汽车零部件后市场或将迎来快速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汽车维修行业的变化尤为突出。 传统汽车维修主要集中于车身结构、外观、发动机等定向维修; 当前的汽车维修主要集中在车辆和机器系统的升级和维护。 由此,维修工具逐渐从各类扳手、千斤顶、缸套拉拔器等过渡到基于汽车读码卡、诊断电脑、智能云检测等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企业和平台不断推动环境优化,推动汽车后市场智能化转型。

以浙江为例。 浙江是中国汽车大省,温州、台州是汽车零部件等后市场企业的聚集地。 2019年,浙江省印发《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构建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一体化的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聚焦战略性汽车产业产业结构转型和产品高端化。

在国家层面,国家网信办也于近期发布了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规定草案,以规范和明确智能技术的应用。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协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汽车产业链智能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未来,汽车后市场智能化发展将持续加速,成为汽车产业链新的重要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