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BCG联合陆金所发布全球数字财富研究报告智能重构财富管理市场 合作共赢将打破传统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上海报道

 

智能化将成为未来十年全球财富管理行业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成为全球趋势。 受全球范围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非接触式服务需求急剧增加,包括财富管理行业在内的整个金融行业的线上化、智能化进程将加速。

3月25日,波士顿咨询集团(BCG)联合陆金所在上海发布了《2019-2020年全球数字财富管理报告》。 华夏时报获悉,报告揭示了智能科技在财富管理行业发展中的“魔力”。 ”。技术演进带来的组织形态、行业格局、市场趋势的演进正在深刻影响着财富管理行业的全链条。进一步指出,整个财富管理市场的资产管理规模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5-50%的增长,让各类机构实现15-30%的收入增长和25-50%的利润。

“目前金融科技的市场规模仅发展了5%至6%,市场潜力巨大。未来,不同类型的机构可以打破竞争壁垒,开放合作,优势互补。尽快打破情报领域零和博弈的出路。” 陆金所控股首席执行官季奎生对此表示。

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谭燕表示,通过合作,不同机构将能够获得更多客户(包容下沉)、满足更多需求(深挖潜力),从而实现共赢。

全球智能势不可挡,可帮助组织提高 50% 的利润

随着人工智能的加入,财富管理行业的竞争将发生重大变化。 传统看似饱和的市场将从零和游戏转变为“增量”游戏。 BCG预计,以AI为代表的智能技术未来可以帮助整个财富管理市场实现资产管理规模25-50%的增长,帮助各类机构实现收入增长15-30%、利润增长25-50% 。 提升。

大众富裕客户群体(可投资金融资产100万美元以下的客户)的价值将受到刺激,不可低估。 BCG数据显示,该客户群一半以上的资产仍为现金或储蓄形式,尚未被财富管理机构挖掘。 潜在的财富是相当可观的。 此外,该客户群目前以17%的AUM贡献了27%的理财收入,单位资产收入的贡献也相对较高。 以大众富裕客户群为代表的普惠市场将是各类财富管理机构未来十年的新机遇。

智能化市场前景_智能化市场需求_智能化市场/

智能化手段将使普惠财富管理成为可能,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BCG在报告中指出,对于机构和市场来说:一方面,智能个性化顾问可以大幅降低人工服务成本和门槛,帮助机构实现客群下沉,实现只有高净值客户才能享受到的金融服务。享受过去。 可以让广大客户群受益。 数据显示,不少机构针对大众富裕客户群推出了智能投顾服务,将投资管理费从1%以上大幅降低至0.25-0.5%,投资门槛降至5000美元左右甚至更低。

另一方面,智能化可以帮助机构精细化客户运营,让客户体验到更便捷、更专业、更智能、更安全、更温暖的金融服务,有利于培养客户对机构的信任,进而带来更多的金融服务。多种资产由机构管理。 千禧一代自带“数字基因”,对智能化服务有强烈需求,逐渐进入财富管理市场。 技术的日益成熟,客观上也在加速智能时代的到来。

开放共赢已成为未来最重要的共识,平台间的合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巨大的市场中,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很难在财富管理市场上做到一刀切。 更加开放、共赢的市场共识逐渐建立,这也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最大共识。

报告指出,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内数字财富管理领域涌现出四类机构:流量型、垂直型、传统型和综合型机构。 流量型机构更擅长流量和场景,但缺乏金融经验和综合服务。 能力。 垂直机构拥有独特的数据积累和算法优势,但缺乏系统的服务能力。 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虽然在金融业务经验、对监管和风险的理解、端到端服务体系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但面临组织、人才、文化机制等方面的制约。 以陆金所为代表的综合型玩家不仅拥有传统金融机构的端到端服务经验,而且在组织和机制上也具备同类流量型机构的优势。

各类财富管理机构都需要寻找互补的合作伙伴。 通过合作,不同机构将能够获得更多客户(包容下沉)、满足更多需求(深挖潜力),从而实现共赢。

不仅是金融机构和科技机构之间,平台之间也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合作模式。 季奎生认为,无论是金融科技公司之间,还是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机构“加强相互壁垒和竞争,力争端到端控制所有业务流程”的现象将会逐渐减少。 当前,迫切需要发展和深化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中国特色的“开放银行模式”。

智能化市场前景_智能化市场需求_智能化市场/

AI让监管更加主动敏捷,有效降低创新风险

智能化也将成为监管机构智能高效的助手。

技术和模式创新在财富管理行业的快速应用,使得基于传统金融体系的金融监管往往处于被动状态。 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多的监管合规规定以及频繁变化的监管规则,也让各类财富管理机构在业务管理和合规能力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如今,监管科技(RegTech)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监管应用,正在帮助行业在政策追踪、内部监控、风险分析、监管报告等方面打造更加高效、精准、专业、开放的监管环境。 例如,通过智能技术的实时扫描,机构可以实现对监管合规变化的更敏捷的控制,以更好地满足监管合规要求。 通过数字化固化规则和流程,不仅可以消除人为错误或差错,还可以在网上留下痕迹以供将来审查。 此外,合规机器人、大数据分析模型等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智能识别潜在的合规风险,甚至自动执行处理方案。

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在推动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给监管带来了新课题。 数据和技术两大智能化工具,使得监管面临的环境和应关注的监管维度发生了更快的变化。 呈几何级数增长。

在管理创新风险的同时,我们还要为创新提供沃土。 BCG报告建议,除了监管数据隐私、资质准入、可解释与问责、智能科技新造假等四大“老难”问题外,监管定位应从被动监管升级为主动主导及时的方式。 :一方面,监管要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制定先发制人的监管规则,引导应用规范发展,建立沙盒机制,鼓励新技术的应用和落地; 同时,还要赋能各类机构创建创新孵化器,将监管规则转化为监管数据,减少创新监管的不确定性,探索智慧监管体系。

智能化市场前景_智能化市场需求_智能化市场/

谭燕补充道,智慧理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健康有序的金融市场环境。 应尽快形成和完善智慧理财领域的监管规则,将被动监管转变为主动引导甚至为机构赋能。 这是降低成本和促进整个行业增长的重要一步。 有效促进数字财富管理市场健康、共同繁荣的关键。

中国理财市场将实现跨越式发展,人工智能将缓解“中产焦虑”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在资管新规下正迎来全面转型。 我国财富管理机构缺乏市场转型所需的专业能力。 同时,公众客户的投资理念还不是很成熟,但他们越来越需要专业的财富管理服务。 全球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加剧。 这使得以AI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和工具在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具有独特的价值。

BCG在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可以从三个方面推动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从缺乏人工投顾向智能投资转型:加速投资者教育、提供个性化服务惠及大众、实现更多投资。稳健的风险管理。 投资咨询是一次跨越式发展,造福于大众。

此外,中国拥有庞大且快速崛起的中产阶级。 智能理财显着降低了服务门槛,可以解决中国特色“4-2-2”类型家庭的财务焦虑,满足其需求。 财富管理和中长期理财规划服务的需求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谭燕补充道,“近期以COVID-19疫情为代表的黑天鹅事件频发,引发的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给专业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挑战。 此时,普通投资者作为非专业投资者,需要更加专业、平易近人的投资咨询服务。”

要实现个性化的投资者教育,缓解中产阶级的焦虑,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将是机构开展业务的基础。 以陆金所为例。 通过KYC和KYP系统中的400多个标签,陆金所已能够精准匹配平台上14个品类7000+个产品,平台用户数量达4400万; 独家研发的KYI意图预测模型系统经过10百万个神经联系,已经可以动态识别和预测客户的潜在意图,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金融服务。 据了解,陆金所自2016年以来已为投资者匹配超过4万亿元产品,累计向超过150万人次、300万笔交易发出超配风险提示和拦截,涉及金额超过3900亿元。 。

智能化市场需求_智能化市场_智能化市场前景/

季奎生表示,我国智能化发展才刚刚开始,目前市场规模仅占5%至6%。 我们从用户远未得到满足的财富管理需求中看到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我相信中国市场有很大的机会从过去缺乏人力的投资顾问跨越到人工智能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