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行业资讯 全国煤矿智能开采工作面超过1300个

6月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机关部门启动”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局长黄金生表示,目前煤炭智能开采工作面已达1300多个。全国矿山中,有智能化工作的煤矿有694个,年生产能力21亿吨。

据介绍,目前,智能化建设投资总规模接近2000亿元,已完成1000亿元以上。 现场应用的煤矿机器人有31个型号、1000台(套),约300辆无人驾驶车辆在30多个地点运行。 露天煤矿试验。 228个非煤矿山在破碎、运输、给排水、在线监测和研判等环节实现了智能化。 智慧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24,低于平均水平的50%。

黄金生介绍,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高度重视智慧矿山建设,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 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智慧煤矿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智慧煤矿建设指南》、《关于加快发展智慧煤矿的通知》等文件。 《开展第一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印发。

二是完善标准体系。 发布《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推广5类38种煤矿机器人; 组织制定《智慧矿山数据融合共享规范》,为智慧矿山建设建立数据采集、传输、集成、共享的统一标准规范。 坚持需求导向、急需第一,引导各方制定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25项、团体标准70项。

三是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配合财政部将矿山智能装备、机器人推广应用纳入矿山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 积极配合科技部支持矿山机器人项目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会同工信部将矿场机器人纳入“机器人+”应用行动。

四是发挥典型引领作用。 分类分级推动一批标杆示范矿山建设,发布了首批20个智能挖掘、巡检等矿山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

黄锦生表示,下一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以少人、无人为导向,以数字赋能为重点,通过智能化建设,实现挖矿地面、室内、平原、人少,推动各地区加快灾害严重矿山智能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矿山本质安全水平。

智能化论坛_智能化资讯_智能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