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韩专家谈照明趋势人性化智能化定制化
如今,照明行业飞速发展,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产品层出不穷。 随着LED在照明、医学、生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智能、便捷、舒适。 那么,未来照明的趋势会是怎样呢? 中国照明学会专职副理事长刘世平在接受中国照明报记者采访时肯定:“对于照明未来的发展方向,肯定会朝着更加人性化、更加智能化、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人类健康。LED照明产品的开发性价比将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也将越来越广泛。”
刘世平 中国照明学会专职副理事长
趋势一:人性化
LED照明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功能也逐渐被人们发现。 越来越多的人性化照明产品为人类提供了更健康、更舒适的照明环境。
郝洛西 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
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郝洛西,2012年作为中国第29次南极科考队员,前往人类无法生存的南极洲,研究极地健康照明,为未来建设提供资料极地科考的情况和科考队员情绪的改善。 有很大的帮助。 郝洛西教授认为,进入互联网照明时代,照明专业人士需要从人性的角度从事照明专业领域。 她告诉中国照明网记者:“未来的照明将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我所说的‘人性化’就是以人为中心。” 同时,郝洛西还提出了“人居健康照明”的理念。 理念,认为“人性化”是未来照明的重要特征之一,希望未来照明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都能“以人为中心”,更加关注人本身,真正应用“人性化” ” 人类健康生活方式的特征。
趋势二:智能化
半导体照明时代的到来也拉开了智能照明时代的序幕。 智能照明的优势凸显:不仅具有色温调节、光亮度调节、定时控制、场景设置等功能,而且满足个性化、舒适性、二次节能等要求。
据相关数据显示,“智能化”早已成为不少照明企业的噱头。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193个“智慧城市”试点,仅智能照明产品年需求量就超过1000万只; 但据专家预测,未来几年,中国LED光源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美元,而国内目前智能照明市场渗透率仍不足2%,中国智能照明市场前景看好。
大连理工大学光子研究所教授邹念宇女士对照明产品的智能化充满信心。 她说:“未来的照明将更加智能、更加便捷。一部手机就可以远程控制房间里的各种电器,包括灯具。同时,人们将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并开发合适的光存储“材料白天储存阳光,晚上释放阳光。人工光源只是必要的补充,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时间。”
趋势三:定制化
在“顾客就是上帝”的消费时代,个性化消费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照明企业只有以客户为中心,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才能从照明行业的“红海”中脱颖而出。
Hoon Kim,KIIEE 韩国副主席
韩国KIIEE副主席Hoon Kim非常看好照明产品定制化的前景。 他认为:“未来的光源会越来越不一样,光的种类也会越来越多,希望能够适合大家不同的需求。” 。 智能照明也将被捆绑在一起。 同时,照明产品的定制化水平也将提高,更多的定制化照明产品将不断涌入。”
日本东海大学高雄元治教授
日本东海大学教授高雄元春对于照明产品的“定制化”也有类似的看法。 他说:“每个人对光的颜色、照度、强度的要求不同,也就是每个人的舒适程度不同。我希望未来能开发出这样一种产品:一种可以随意调节的装置。”一个大空间的产品,适合每个人的照明需求。” 同时,高雄元庆教授也希望照明节能产品能够彻底量化(生产),节能照明产品也能做到(量化)。
何丙云 天津市照明学会秘书长
天津照明学会秘书长何丙云认为:“未来照明将以LED、OLED等新光源为主,以智能互联照明为主角。 声、光、电智能互联照明系统将改变城市街道、社区和建筑。 、建筑物等室内外照明环境和照明载体赋予舒适的光线和色彩。 大胆的创新将建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灯光设计融为一体,创造生动多彩的联系,形成独特的城市个性化城市地域风格。 智能控制将实现按需照明,以人为本,舒适、安全、省电、节能。 人体感应和远程控制将使灯光根据人们的需要打开和关闭。”同时,何秘书长勾勒出一幅“未来照明”的美好蓝图:一幅“光画”艺术和艺术家正在讲述室外空间的光影将人们带入一个陌生的魔幻世界,人们可以与各种光载体交谈、互动,夜间行走是光影空间中一次愉快而舒适的旅程,这张蓝图畅想未来的照明应该是满足大多数人内心的“未来照明”。
对于中日韩照明专家对“未来照明”的想象,总体来说,他们都认为“人性化”、“智能化”、“定制化”等一定是未来照明的趋势。 纵观当前LED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蓝图”将会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