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销量有望猛增科技巨头齐聚发布新品概念股放量大涨市盈率超40不到30倍
数据是宝
数据宝库
减少股票交易的后顾之忧
随着底层硬件创新逐渐成熟、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智能手表用户群体和出货规模不断扩大,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2022年全球智能手表
销售增长预计达17%
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近日发布报告称,2022年全球智能手表销量将同比增长17%。
报告指出,尽管2022年第二季度智能手表市场自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销量同比停滞,但智能手表销量仍将保持较高增速; 该机构预计,这种强劲的增长势头将持续到2027年,这相当于2021年实际数据与2027年预测数据之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
作为与消费者密切接触的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 IDC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从1.02亿台增长至5.34亿台,复合增长率达39%。 预计2025年将达到近8亿台,复合增长率11%。 趋势正在改善。
在智能手腕可穿戴产品领域,智能手表的地位日益稳固,市场主导作用更加明显。 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智能手表市场销量将达到1.28亿台,同比增长23.8%。
中国智能手表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作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主流产品,智能手表除了常规的通讯功能外,还逐渐集成了家庭运动和健康监测、基于物联网的信息交互以及一些类似于智能手机的应用软件等功能。 此外,智能手表还具有方便携带、外观时尚的特点,成为手机厂商瞄准的新赛道,以寻找新的发展领域。
不少科技巨头早已进入智能手表领域,包括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PPO等,今年智能手表领域新品不断。 OPPO发布新款智能手表OPPO Watch 3系列,三星正式推出Galaxy Watch5 Pro,苹果推出Apple Watch Ultra。
中国智能手表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即厂商仍在加速进入市场,产品系列仍在建设中,消费者品类意识仍有待提高。 随着底层硬件创新逐渐成熟、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智能手表用户群体和出货规模不断扩大,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预计,2021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规模为295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400亿元。
超40%概念股市盈率低于30倍
据证券时报·大宝统计,A股市场拥有智能手表业务的公司不足20家。 截至10月20日收盘,超过40%的概念股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 其中,飞亚达滚动市盈率为13.09倍,处于最低位置。 公司主要通过旗下“Jeep”品牌经营智能手表业务。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今年以来智能手表概念股平均下跌30.51%。 恒玄科技、蓝思科技跌幅均超过50%。 10月20日,超过60%的概念股放量上涨,同兴达、新伦新材、中科蓝讯位列成交量占比前三。
中科蓝讯是今年7月在科创板上市的芯片公司。 随着AIoT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公司借助蓝牙、Wi-Fi、边缘计算等技术进一步拓展无线音频芯片的应用领域。 拓展至智能耳机、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智能终端设备,实现万物互联、智能互联。
数据宝统计显示,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过半概念股受到券商研报关注。 中兴通讯、环旭电子、恒玄科技均获得超过10份研究报告的报道。
恒玄科技专注于智能穿戴、智能家居领域音视频SoC主控芯片的研发。 其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蓝牙耳机、智能手表、智能音箱等终端产品。 其产品和技术能力得到了品牌客户的广泛认可。
嘉禾智能积极推出智能新产品。 目前,骨传导耳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新品均已发货。
国星光电推出的智能健康传感设备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VR等设备场景。 该智能健康传感设备已实现量产。
信威通信的天线产品广泛应用于下游,包括消费电子(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无线耳机、智能手表等)、智能汽车、物联网等领域。 目前,公司天线销售收入在消费电子领域占比较高。
新纶新材光电材料业务多款产品可应用于智能手表等智能穿戴设备,目前供货正常。
中科蓝讯引领无线音频SoC芯片领域,已进入飞利浦、创维、纽曼、山水、惠威、摩托罗拉、夏新、网易、爱奇艺、天猫精灵等知名品牌厂商的供货体系。 半年报显示,公司AB5608系列和BT8918系列产品可应用于智能蓝牙手表。
免责声明:数据宝所有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 股市存在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