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浅谈对智能穿戴的正确认识

自从智能穿戴被谷歌眼镜引爆以来,短短几年时间,整个智能穿戴行业迅速经历了从0到1到N的建设过程。对智能穿戴行业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时间过程,从不为公众所熟知,以至于引起人们的关注。 尤其是在可穿戴设备产品的应用和可穿戴领域,目前存在一些迷雾需要澄清。 这个行业的方向是国外大企业引导的,我们本土企业也大多跟随。 然而,一旦进入别人的发展逻辑,中国本土智能穿戴产业的方向可能会误入歧途。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定义可穿戴设备,那就是:“连接人与智能设备的关键”。 这也是可穿戴设备与手机等智能硬件的核心区别,在于人与物的数字连接。 这是手机无法做到的,只有可穿戴设备才能做到。 智能穿戴一词在学术层面被定义为物联网的终端物理载体。 随着智能穿戴产业链技术的升级,智能手机最终将被智能穿戴设备取代,而这将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可穿戴设备的真正价值在于扩展人体的感官功能。 换句话说,在可穿戴设备的帮助下,我们的生理、心理和感官能力都得到了延伸和扩展。 这才是可穿戴设备真正的价值和拓展。 意义也是颠覆的根源。 当手机被可穿戴设备取代时,大数据的作用和商业价值将会被放大,同时也会带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当然还有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 虽然我们今天的一些所谓的基于手机的金融支付创新,比如手机钱包等移动互联网金融支付工具,只是可穿戴设备的过渡产品。 可穿戴设备的价值不仅是移动互联网的价值入口,而且在下一轮商业浪潮中,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产业想要与人连接,必须依靠智能穿戴对人体的影响。 钥匙可以有效地打开它。 可穿戴设备的真正价值在于将人的动静态行为和生活姿势特征数字化。 这一变化不仅颠覆了人类的生活和商业方式,也让移动医疗真正实现。 或者智能医疗。 智能穿戴产品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产品,也不是简单的硬件产品,而是人、设备、智能融为一体的产品。 因此,智能穿戴产品不能简单地从互联网的角度来思考,也不能简单地从硬件的角度来思考。 在思考智能穿戴产品时,我们必须抓住智能穿戴产品的核心,就是与人绑定,为人们提供更有效、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只有了解了可穿戴设备的本质,我们才不会迷失在产业商业化路径的思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