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1智能穿戴设备鼻祖智能手表

在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今天,高科技产品越来越多,这个消费市场也越来越大。 除了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智能家居之外,另外比较引人注目的就是智能穿戴设备。

智能穿戴设备是指可以直接穿戴在人体上的智能设备。 在生物传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智能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实现用户交互、人体健康检测和生活娱乐等功能的智能设备。

穿戴智能手表_穿戴智能设备_智能穿戴

市场上常见的智能穿戴设备之一是智能手表,而智能眼镜和智能服装尚未形成较大的研发规模,整体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自2000年外资逐步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为我国生物传感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了我国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发展。 随后,在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需求下,商业消费类智能可穿戴设备快速发展。

穿戴智能设备_穿戴智能手表_智能穿戴

1、智能穿戴设备鼻祖——智能手表

了解过的用户一定知道,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产品。 智能手环的主要功能是监测心率、记录步数和运动时间,而智能手表的主要功能是查看时间、回复消息和接听电话。

但两者并无本质区别。 反正都是戴在手臂上的,不过一个功能多,一个功能少。

穿戴智能设备_穿戴智能手表_智能穿戴

智能手环比智能手表更早出现。 2007年,一家智能穿戴设备公司在美国旧金山成立。 之后,该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健身追踪器——Fitbit Tracker,它不仅可以记录用户的移动距离、运动步数和运动时间,还可以通过连接手机来共享运动数据。 那家公司就是 Fitbit。

随后三年,Fitbit陆续推出多款运动手环,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行业内掀起了智能穿戴设备热潮。

小米手环的发布填补了我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空缺。

穿戴智能手表_穿戴智能设备_智能穿戴

2014年7月,在小米4发布会上,雷军带来了第一代小米手环。 第一代小米手环支持30天超长续航,IP67级防水防尘,支持运动监测、睡眠和闹钟振动唤醒,还支持设备解锁。 更重要的是,它的售价仅为79元。 与国内外数百甚至上千元的手环相比,小米手环凭借残酷的性价比优势,降低了智能手环的体验门槛。

同年9月,苹果还正式发布了Apple Watch。 整个行业都在拭目以待,期待苹果带来的巅峰级体验。 发行量1000万册。

穿戴智能设备_智能穿戴_穿戴智能手表

智能手表的功能主要向运动、健康方向发展。 它们不仅具备常规的各种人体检测功能,还增加了睡眠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监测、车祸监测等功能。

这些功能可以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还可以像迷你手机一样听音乐、看视频、打电话。 这些功能也吸引了更多消费者购买。 如今,Apple Watch 已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智能手表。

在这种形式下,国内不少互联网厂商也推出了自己的可穿戴手表,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华为、小米、OPPO和小天才。

穿戴智能设备_智能穿戴_穿戴智能手表

2、有发展,也有局限性

智能穿戴设备的品类不仅仅是智能手表,还有智能眼镜、智能服装等。 而且,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教育教学、体育和军事等领域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深化。

如今,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渗透率最高。 可穿戴医疗设备可以为C端用户提供实时的健康监测数据,让用户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帮助用户进行科学的健康管控。 还可以及时为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提供有力的医疗帮助,让医生进行远程会诊,降低治疗成本。

在运动领域,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帮助专业运动训练提供数据监测功能,为用户提供更专业、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智能穿戴_穿戴智能设备_穿戴智能手表

在教育领域,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收集学生的健康数据和心理数据。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判断学生行为的合理性,并与学生进行实时沟通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目前,智能穿戴设备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作战指挥和日常监管。 智能头盔和智能眼镜是军用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代表,通常用于军事作战指挥。

智能穿戴设备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多,但基本功能非常相似。

目前,智能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主要为智能手环、手表、耳机、眼镜等,其他产品形态和功能缺乏市场。 产品结构比较单一,适用范围也比较小,未来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穿戴智能设备_穿戴智能手表_智能穿戴

3、智能穿戴设备前景广阔

你可以观察一下你周围经常戴手表的人,有多少人戴机械手表,有多少人戴智能手表。 不管怎样,小编身边佩戴智能手表的人不少,而且年龄段分布也很广,从中老年人到儿童都有。

过去五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非常迅速。 2021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规模为295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400亿元,未来仍有良好的增长空间,但由于疫情影响,增长速度有所放缓。速率会减慢。 预计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441.6亿元,复合增长率约17.9%。 主流。

智能穿戴_穿戴智能设备_穿戴智能手表

而且,社会老龄化问题将对专业医疗级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产生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 预计到2025年,我国专业医疗级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36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1.9%。

然而,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饱和,可穿戴设备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未来可穿戴设备产品的研发中,应更加注重细分领域的研究。 虽然有儿童手机、手表,但这只是细分人群,并不是一个很难突破的技术障碍。 只有实现技术和功能的突破,才能取得领先地位。

穿戴智能手表_穿戴智能设备_智能穿戴

例如,对于爱美的女性朋友来说,腕带可以监测皮肤的状态,根据皮肤的状态为你提供更好的饮食和睡眠建议,甚至可以根据你的皮肤自动推荐合适的护肤品。 此外,手环或许还可以连接物联网,实现即时购物。

当然,这只是短时间内的假设。 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要成为现实还需要很长时间。

穿戴智能手表_智能穿戴_穿戴智能设备

结论

智能穿戴设备作为科技产品,不仅要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还要积极突破技术壁垒,这也给一些资金薄弱的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不仅是智能产品的制造商,需要资本投入才能盈利的企业也必须具备较强的资本运作能力,这是基础保障。

最后,我们希望中国厂商能够开发出更先进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抓住市场机遇,打造更全面的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