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

长沙智能穿戴产业崛起

总部位于浏阳经济开发区的蓝思科技近日宣布,将投资54亿元重点发展智能穿戴等项目; 与此同时,位于望城经济开发区的湖南首个智能穿戴设备产业园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进行中; 香江智能网联产业园刚刚发布的招商说明书,给全球智能网联企业发放了“英雄贴纸”……从常见的智能手环到智能手表,再到可以替代耳机、麦克风的智能眼镜,这些产品,连同智能手机,构成了人类与物联网的交互载体。 新一代智能穿戴产品已成为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等领先智能终端厂商加速布局的热点,长沙园区企业也在加速布局该领域。

长沙智能穿戴产业开始腾飞

近年来,智能穿戴设备不断发展和创新,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据知名市场研究机构IDC最新统计,2021年全球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无线耳机等)出货量为5.34亿台,较4.45亿台增长20% 2020年,其中智能手表占比达到23.9%,预计2023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6.32亿台。

选择此次重点发展智能穿戴产品,蓝思科技对此解释道:“随着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公司预计现有产能将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因此将增加智能穿戴产品的数量。长沙(二)园区可穿戴及触控功能面板建设项目总投资及募集资金投入金额支持智能可穿戴业务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据了解,其“长沙(二)园区”位于长沙经济开发区。

智能穿戴领域覆盖面广,竞争日趋激烈。 蓝思科技表示,“是业内最早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开展光学、结构件和功能件模组研发创新的公司之一。 目前已经量产产品推出,拥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和全球优质客户资源。”

预计到2024年12月31日,蓝思科技智能穿戴等建设项目全部建成达产。 届时,年销售收入将达65亿元,利润近9亿元。

事实上,在智能穿戴行业,已经有产品在长沙生产。

例如,位于宁乡经济开发区的湖南新音科技,是新旺达电子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投产两年时,实现了月产蓝牙耳机35万对,全部是蓝牙耳机的月产量。远销南亚和欧洲。

打造多终端集群产业“先导区”

“长沙智能穿戴设备产业发展条件基本成熟。” 望城经济开发区智能穿戴设备产业园招商负责人洪跃告诉记者,该产业园总投资27亿元,规划面积200亩。 全面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80亿元。

据了解,望城经开区现有智能终端产业相关企业中,华为、荣耀均拥有智能穿戴终端品牌产品,比亚迪电子、肇星博拓均具备智能穿戴终端代工加工能力,德赛电池、耀华智能手机供应半导体、TDK新视野电子、华球电子、HUB仓库等侧项目可以直接作为智能穿戴终端企业的供给侧。

政策支持为长沙智能穿戴产业腾飞提供了保障。

《长沙市“十四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明确,望城经济开发区将建设成为智能终端“先导区”。

在此背景下,望城经济开发区正在依托现有智能手机、通讯终端、安防终端产业,打造高标准智能穿戴设备产业园项目,精准引进智能穿戴龙头企业和多终端共性配套企业,打造多终端集群、牵引力强、发展稳定的产业“先导区”。

湖南湘江新区同样热衷于智能穿戴等电子信息产业。 据了解,在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入驻企业可享受长沙市和湖南湘江新区出台的优惠政策,并将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智能穿戴产品的发展在长沙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红月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