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

浦东打造全市首个智慧文明智能应用系统依托一网统一管理

5月15日上午,浦东新区创建办在浦东城市交通中心发布了全市首个文明创建智能化系统:一网管理-城市大脑-智慧文明智能应用系统。 系统细分设计了文明交通、生活垃圾处理、工地不文明施工、噪音扰民、邻里管理、志愿者管理等50多个专项智能场景应用,实现城市设施、市政管理、和环境卫生。 田间智能化管理。

应用智能化工作原理_应用智能化的好处_智能化应用

特色智能场景应用彰显管理效能

上午8点30分,浦东城市交通中心“城市大脑-智慧文明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图文:“扬中中学路一初莲花超市消防逃生门打不开” ”。

此时,文明巡查员正在超市附近巡逻。 发现问题后,他拿出手机,打开“智慧城市”小程序,立即将图文上报。 小程序自动发送短信通知相关积分管理者,积分管理者快速处理。 8时32分,超市物业管理人员到达现场并打开消防通道。 检查员再次通过小程序上传照片,排除了问题。

从问题发现到解决,整个过程清晰地显示在“城市大脑——智慧文明指挥中心”大屏上,短短2分钟的“浦东速度”也展现了浦东智慧文明智能应用系统的强大。 有效的。

记者了解到,浦东在全市率先采用智能化、全员信息化,依托“城市大脑”系统,将“智慧文明指挥调度系统+特种场景应用+市民巡查应用”紧密结合,聚焦文明创建工作要素特点,解决创建工作的短板和难点,用精细化管理助力浦东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智能化应用_应用智能化的好处_应用智能化工作原理

该系统细分设计了文明交通、生活垃圾处理、工地不文明施工、噪音扰民、邻里管理、志愿者管理等50多个特色智能场景应用。

例如街道系统管理场景应用,基于街道疫情防控平台数据库,全面覆盖全区街道商户信息,建立在线执法巡查,记录街道治安管控实际情况并建立“违法违规智能检测”机制、智能预警推送、闭环处置机制。

例如,在垃圾分类场景应用中,浦东新区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全程监管平台作为浦东“城市大脑”中的专业子模块,目前应用物联网传感、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初步实现源头分类采集、清除、运输、中转和终端处置的全过程数据采集、监测管理,以及分类效果预警和预测。 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下一阶段将通过区、街道两级城市交通中心落实,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管理。 联动和协同处理。

目前,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全流程监管平台已初步实现多项功能。 例如,管理部门可以清晰掌握分类垃圾的“轨迹”,实现垃圾源头溯源、源头车载称重、运营路线监管等。

例如,在共享单车这一特殊应用场景中,可以通过共享企业单车、区域管理等信息,实现智能预警、精准投放。 通过GPS定位技术,判断禁区内是否有违停车辆,并每天自动统计违停车辆数量(上午、下午各一次),形成智能调度,督促企业清扫现场。 目前覆盖陆家嘴环路以内、世纪大道沿线、张杨路(浦城路-源深路)区域。

应用智能化工作原理_智能化应用_应用智能化的好处

例如,在花木街道智慧社会动员应用场景中,当社区需要招募志愿者时,可以将志愿服务项目信息直接发布到信息终端,通过智能指挥平台上的“市民信息系统”进行指挥(花木市体育分中心)(全覆盖每个社区、每个楼宇、每个家庭,精准的信息检索和筛选)推送极大地激发了志愿者的积极性。

“智慧城市”小程序动员公众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为发动全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浦东开发了“智慧城市”小程序,招募了600多名青年志愿者和市民巡视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浦东各点位创建指标。 现场检查时,发现问题通过小程序实时上传,实时推送给各点负责人或智能文明指挥系统限时处理。 GIS地图可实时显示全区城市创建点分布及具体信息,有效推进日常巡检管理,实现实时在线对标,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提高创建工作效率。

此外,所有浦东市民都可以在手机上下载浦东eHome APP,实时报告问题并智能推送。 截至目前,公民志愿者巡视组已发现问题11523个,立即解决率100%,问题解决率96.1%。 浦东eHome APP注册用户超过8万,每天报告问题1000多个。 系统派单处理后,问题处理满意率达到94.87%。

未来,“一网管理-城市大脑-智慧文明智能应用系统”将继续加强大数据分析和决策的开发,加强技术手段的开发,便利区域内公民的主动参与,实现快速发现、及时处置、高效运行的文明。 科学化、智能化、常态化的城区管理新模式,将使浦东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成果“得以保留、常态化”,让500万浦东市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栏目主编洪焕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