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柴孚机器人打造自身核心部件优势做强工业机器人

当机器人本体企业向上下游延伸时,减速器企业也开始向本体制造进军,希望凭借自身的优势,为当前国产机器人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柴孚机器人就是其中的先行者。

“目前中国国产机器人市场格局未定,也没有真正的巨人,中国国产机器多是低价竞争且市场占有率很低,市场主要被国外四大家族占据,此种形势下对国产机器人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柴孚机器人董事长陈幼礼在柴孚华南运营中心开业庆典上说道,上海柴孚机器人从2016年开始布局工业机器人,更多看到的是中国工业机器人历史发展机遇。


深入华南市场完善服务网络

2020年1月6日,上海柴孚机器人有限公司华南运营中心开业典礼在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顺联机械城举行。

陈幼礼表示,柴孚机器人为了谋求更稳健的发展,公司制定了自2020-2024年的5年发展规划,为公司未来五年指明了方向。而华南运营中心的设立,也意味着柴孚新的征程、新的合作,与新老朋友携手并进,共赢未来。

运营中心展出了柴孚多款机器人,包括:

大负载工业机器人,实现了机器人机构的轻量化,通过轻量化的手臂和新的控制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动作性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能够提供以点焊改良电缆手臂等多种多样的可选配置,从而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具有机器学习、散堆工件拾取、力控、视觉等智能化功能。

高精度工业机器人,中型负载,适用范围广;全轴低功率输出,设备构成简易;修长的外形轮廓、扩展的允许环境条件以及较小的占地面积确保了使用时以及工作单元和系统规划的灵活性;可置地式、壁挂式、吊装式摆放。

高速搬运码垛机器人,循环时间更短,能够缩短周期时间并提高生产线和码垛的生产率;占地面积小,紧凑设计使托盘可以更靠近机器人放置;机器人坚固耐用的设计确保正常运行时间长且维护成本低;可提供完整的码垛解决方案。

高效焊接机器人,实现高运动速度,缩短作业节拍时间;5、6轴马达内藏于手臂内,从而避免了与夹具、工件的干涉;焊接配置所需要的电缆均内藏于机身,避免了手臂后方的干涉;可实现批量产品焊接自动化。

如今,柴孚机器人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工业机器人产品线,总部位于上海金山,全力生产机器人本体,在河北雄安、山东济南、河南郑州、重庆、广东佛山多地设立了运营中心,形成全国性的服务网络,减速器等核心部件的生产基地则设在上海。

从减速器进军本体的发展逻辑

1998年,陈幼礼在上海市创办了上海力克机械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行星齿轮减速器,所有产品均为替代在国内销售进口减速器。2005年,上海力克机械开始做行星齿轮箱,用在工程设备上。

2009年公司根据自身多年减速器的技术积累和生产经验开始研发机器人全系列RV关节减速器。至2015年底,上海力克公司成功研发出全系列RV关节减速器并推向市场,市场反应良好。RV减速器年产能可达60000台。

后来,陈幼礼发现,减速器的生产投入大,一条产线需要数千万的投资,每年产能要达到5万台以上才能保障成本的回收。而国产机器人本体的市场占有率和进口品牌相比还很小,如果单纯依靠国产机器人厂家来提升减速器的出货量,难度很大。

另外,国内机器人本体企业的生产成本高,定价上和进口产品拉不开距离,因此市场开拓的速度始终不如预期。如果能有效控制核心零部件成本,这样和国外产品的价格差很快就会拉开,进而形成价格优势,也才能够更好的开拓国产机器人市场。

因此,2017年5月,陈幼礼投资创立了柴孚机器人,开始研发工业机器人,同时布局机器人的第二大核心部件:驱动器和伺服电机。2018年,其机器人产品正式推向市场,主要包括焊接、搬运、码垛和冲压等机器人,当年共售出500余台工业机器人。

陈幼礼表示,减速器企业做机器人本体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当前很多本体企业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大多无法自行生产核心零部件,特别是减速器。另一方面,自行研发机器人也能够对零部件应用情况理解得更为深刻,在机器人的设计上比本体企业更具优势。

他指出,机器人本体的市场容量较大,减速器企业自行开发本体,一定程度上为减速器产品增加了一条销路,同时在整体上并不影响减速器的销售量。

目前,柴孚机器人的RV减速器和伺服系统均为自给,在控制系统上则与宝元数控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

陈幼礼透露,2019年实现机器人出货量1200台。他预测,未来2-3年,中国中低端机器人市场中,国产机器人将占据50%以上,未来5-10年将是国产机器人的天下。要成为巨头,必须兼具核心部件和核心技术两者的能力和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