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全球机器人之都重庆成追求目标

近年来,重庆永川区加快培育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重庆乃至全国的智能装备制造业基地,实现了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截至目前,当地已集聚了超过120家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成为全国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我国工业机器人运用最为广泛的行业集中在汽车工业和电子制造业,这两个行业的机器人运用共占据了约60%的市场份额,而这两个行业恰恰是重庆市近年来发展最为强劲的行业。”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重庆工业企业对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需求旺盛,预计每年新增需求是5万台,整体价值上100亿元,带动产业集群产值将突破200亿元。 2016年6月,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重庆分中心、重庆两江机器人培训及应用中心(学院)、川崎机器人系统集成及机器人制造基地、中科院重庆两江机器人育成中心等在重庆两江新区同时开工建设。四大项目中,三个将围绕机器人技术研发进行,这表明重庆在突破机器人产业关键技术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2016年岁末,由重庆威诺克公司技术人员同德国AMTC、同济大学中德学院、重庆大合研制的双Y轴发动机缸盖(体)智能化生产线,首次实现了连续生产、智能化、柔性化机器人的完美结合,能够或基本能够替代进口机型和生产线。 重庆市经信委负责人称,为了推动机器人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重庆专门成立了一个机器人协调领导办公室,并组建了一个由研发、制造、应用等产业链上各单位构成的行业联盟。此外,市政府还提供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助推重庆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 按照重庆出台的《关于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该市将着力推进产业集群体系、科技创新体系、金融支持体系、人才保障体系和市场推广运用体系等5大体系建设。而在《重庆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5年~2020年)》中,2020年,重庆形成完整的“研发+测试+制造+集成+服务体系”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力争建成“全球机器人之都”。 据重庆市经信委提供的资料,目前重庆机器人企业已达300多家,初步形成了集研发、整机制造、系统集成、零部件配套和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链雏形。2016年,全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实现产值近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