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是如何在家里凑合地制版的
我是如何在家里凑合地制版的?
记得大学时候学习印刷学,老师教我们如何用铅字板制作铅字,这个过程被称作“制版”。那时的我对这个过程充满好奇和兴趣,但直到最近,我才有机会亲自尝试。因为工作需要,我要自己在家里打印一些材料,所以决定动手做一次。
首先,我准备了一个平整的大理石板,它就是我的“制版基”。然后,从书店买了一些简单的铅字,这些小块金属片上刻着各种字符。我选择了一些常用的汉字,开始逐一将它们粘贴到大理石板上,每个字符之间留出适当的空间,以便于排列。
接着,为了确保每个字符都能清晰地传递给纸张,我还加上了一个薄薄的蜡纸层。这层蜡纸不仅可以保护文字不会磨损,还能保证最后印出的文字清晰明快。
完成了所有这些步骤后,只剩下最关键的一步——将整个设计转移到活页本上。在这之前,我必须把整个表面涂上一层厚厚的蜡油,然后用布擦干净,只留下那些细小而坚硬的小孔,即所谓的“排版”。
接下来,将活页本轻轻压放在大理石板上,用力按压,使那些小孔嵌入活页本中。随着时间推移,那蜡油慢慢消失,小孔逐渐形成,而我则是在等待这一刻,心跳加速,因为这意味着一切即将开始。
终于,一切准备就绪。我拿起热水壶,将墨汁倒入水壶中,让它温暖起来。随后,把装有湿润墨汁的小木槽放置在热水壶旁边。一阵香气弥漫开来,是墨汁正在融化的声音,也是我等待中的声音。
当墨色变浓时,我迅速将活页本快速翻转,同时保持大理石板不动。紧接着,用另一只手迅速取下活页本,让它暴露在空气中,使其吸收足够多的墨色。当看到第一行文字出现时,便知道成功已经离不远了。
经过几次这样的操作,最终,在一片混乱和忙碌之后,一份精美且专业度很高的手工印刷作品呈现在我的眼前。我惊叹于自己能够掌握如此古老而复杂的手艺,并且感激这段经历让我更加理解和欣赏出版行业背后的辛勤劳动。此事至今仍是我的宝贵回忆之一,也是我对于“制版”这个词汇含义深刻体会的一次真实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