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格智能化观察网
首页 > 机器人 > 7省(市)开展大风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体系建设试点 推动灾害靶向预警

7省(市)开展大风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体系建设试点 推动灾害靶向预警

近日,中国气象局印发《强对流(大风)监测预警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3年,试点探索构建大风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体系,到2025年,在全国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大风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体系,大风灾害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得到较明显提升。 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等原因,全球灾害性气候增加明显,强对流天气如现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和飑线等灾害性天气多发,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应急管理部公布的2020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中,东北台风“三连击”就属于大风灾害的一种。2020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两周内三场台风先后北上影响东北地区,间隔时间短、影响区域高度重叠,直接经济损失128亿元。 《方案》表示,为了有效防范和减轻大风灾害,气象部门将加强科技创新,夯实基层能力,开展示范带动,强化开放合作,加强上下联动,构建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联动有效的强对流(大风)监测预警服务体系。 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而我国属于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多的国家之一,因此,做好灾害监测和预防工作,对我国来说,是保障人民和财产安全的必须工作。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可以通过对灾害过程及相关因素的观察获得大量的灾情信息,作为灾害预测、预报及预警和减灾措施决策的重要依据。据了解,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水文、气象、海洋、生物、地震及地质灾害的监测、分析、预报系统,形成了遍布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预警网络。7月5日发射的风云三号E星,将与此前的10余颗卫星共同协作开展气象观测,形成“多星在轨、统筹运行、互为备份、适时加密”的运行模式,更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数值天气预报精度和天气预报准确率,丰富我国气象卫星业务观测体系,在天气预报、灾害预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次印发的《强对流(大风)监测预警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年)》中明确,将在黑龙江、上海、浙江、江苏、山东、湖北、广东7个省(市)开展大风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推动试点省(市)气象部门在建设综合观测站网及构建高效集约业务体制、大风灾害靶向预警业务、大风灾害应急联动机制等方面先行探索。

标签:

猜你喜欢

机器人 姬小满害羞脱衣...
姬小满害羞脱衣谜团:揭秘她最私密的时刻 在《穿越火线》这部热门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中,角色姬小满不仅以其智慧和勇敢著称,更因其害羞内向的一面赢得了观众的心...
机器人 化工装置DHJ...
DHJF-2005实验室低温恒温反应浴:高效、安全的冷却解决方案 在化工实验中,DHJF-2005实验室低温恒温反应浴是一种多功能的冷却装置,它可以有效地...
机器人 中国芯片最强中...
中芯国际:中国领航者 中芯国际是中国最大的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企业之一,成立于2000年。它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导地位,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一家重要的半导体...
机器人 2023年芯片...
2023年芯片市场回顾与展望:供需紧张与技术革新的双重驱动 全球芯片供应链的新常态 2023年的芯片市场面临持续的供需紧张,这主要是由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能力...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