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格智能化观察网
首页 > 机器人 > 减少混凝土加工中的碳排放 用新技术刷新封存率

减少混凝土加工中的碳排放 用新技术刷新封存率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混凝土作为常见的建筑材料,其硬度大、耐压强度高、坚固耐用、原料来源广泛等优势让其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消耗量最大的材料之一。但与此同时,它也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从工业生产的角度来说,混凝土的生产方式众多,并且普遍都不算复杂。而生产简单的混凝土甚至只需要工人们将水、细骨料(如沙子)、粗骨料(如砾石)和水泥混合在一起即可。但是这个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却不容忽视。 一方面,水泥的生产过程会消耗了大量的石灰石、黏土和电力,这个过程会造成巨大的碳排放;另一方面,生产过程中,材料间会发生化学反应,这个过程也会产生二氧化碳。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每生产1吨水泥将产生约810千克的二氧化碳。而全球范围内,水泥和混凝土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据了人为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的5%至7%。可以说,解决混凝土碳排放问题是解决温室效应的一个重要方向。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一便是“碳汇”。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生态系统管理等措施,吸收和储存大气中CO2,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而在这个概念下衍生出一个碳汇产品的概念,即通过一系列经国家认可的核算、监测、管理方法学,将森林、草原、湿地、农田、海洋等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碳汇开发为可备案、可管理的产品。 而在混凝土生产中注入二氧化碳则是一种有效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将二氧化碳封存技术引入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通过捕获和封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减排目标。但是常用的封存方式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二氧化碳捕获效率低、能耗高,效果不理想,另一个是混凝土强度会因此受到影响,限制了这种方式的适用范围。 就在最近,一项新的技术将混凝土生产与碳汇更好地结合到了一起。开发这种新制造工艺的是美国西北大学科学家,而根据相关实验数据,这种工艺能够实现了高达45%的二氧化碳(CO2)封存效率。换言之,就是制造过程中注入的CO2有近一半被捕获和储存。更重要的一点是,这项技术还能确保生产出的混凝土强度与耐久度不受影响。 据悉,研究人员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在混杂所有成分时注入二氧化碳”这一思路,而是首先将CO2气体注入与少量水泥粉混合的水中,再将得到的碳酸悬浮液与其他水泥和骨料混合。而结果便是,这种方法不但让重新利用混凝土制造过程中排放的部分二氧化碳技术操作变得更加简单,还收获了更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还打开了混凝土行业将向更加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的新思路。

标签:

猜你喜欢

机器人 商品测评app...
一、智能购物助手,点亮消费决策之光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选择,每次去超市或网上购物时,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比较产品信息,查找评价...
机器人 新品发布未来科...
在一个充满变革与创新的大时代里,科技行业不断推陈出新,带来更多令人瞩目的新产品。这些新品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它们正在改变我们...
机器人 天穹剑舞
在古老的传说中,存在着一位名叫云游的高手,他以神奇的剑法震撼了九重天。在他的世界里,每一次挥 sword 都像是大自然赋予生命的一次演绎,每一道光芒都能穿...
机器人 从MBTI到B...
在探索人类复杂的内心世界时,心理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能够准确反映个体差异和特质的工具。两种最受欢迎的心理测评理论——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和五大...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