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智能家居领域做好财务管理一位有12年家居产业链经验的人这样比喻
智能家居产品的痛点:技术追求而非用户需求
在探讨智能家居产品时,常见的词汇如“方便控制”和“黑科技体验”似乎与用户真实需求存在距离。很多企业发现的问题,在到达用户手中,却只能成为一种挠痒痒般的存在。这背后是因为这些智能家居往往是“技术出身”,擅长实现功能,但不擅长触及用户真实需求。如果我们反向思考,从传统家具产品出发去做智能升级,情况会否有所不同呢?
OFweek智能家居网编辑在2019年CES ASIA(亚洲消费电子展)采访了广州三拾七度智能家居有限公司CEO关炜宁先生。
据了解,关炜宁曾任宜家的中国区多渠道零售平台及电商业务负责人,有超过12年的家居行业实战和全产业链操盘管理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企业运营、消费者洞察、行业痛点捕抓、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经验。
37度智能家居 CEO 关炜宁创办公司时,就深思如何将智能元素巧妙地融入产品,为用户提供自然舒适的智慧生活。面对起步相对较晚的情况,关炜宁乐观地说:“前面的smart home走了不少弯路,我们正好吸取前人的经验,更好地规划用户真正喜欢的smart home产品。”
不同于市面上许多从技术出发的smart home products,37度更强于捕捉用户实际需求。在产品立项开始阶段,他们就进行大量用户调研,以尊重用户为源头设计產品。
例如,他们推出了极致安全斗柜,这款斗柜为了防止倾倒,“长”出了撑脚。当开合时撑脚随之伸缩,是安全又不占空间。
37度还采用物联网技术,将家庭内不同的场景布局打通。卧室中的设备不是单个单品,而是一个组成部分。在睡眠期间,可以根据体表温度探测技术自动调节环境因素,如窗帘开闭、灯光亮度以及温湿度等,让睡眠更加舒适,并提升睡眠质量。此外,还有专门针对老人健康监测模块,可记录心跳心率呼吸等信息并推送报告,以预防潜在健康隐患。
浴室同样是一个高风险跌倒场所,37度设置了跌倒传感器,当识别到有人跌倒可15秒至30秒内报警,并通过手机通知或与社区物业联动采取救援措施。
这样的场景化设置和自动交互都是独立自研结果,不再以单品为主,而是围绕家庭场景满足使用习惯,让家庭生活更健康更安全。
2019年被认为是smart home产业进入落地爆发阶段。关炜宁认为,在这个阶段,应从B端C端同时布局渠道。在B端,如城市化进程能收获市场利好;C端则通过互联网巨头合作铺设销售网络。他透露,有超过50%买房者愿意为全屋智能化加价购买。而且,他指出当前市场仍然是一片蓝海,一旦5G即将商用,加上消费升级背景,对于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用手机汽车比喻来形容:
手机从诺基亚到iPhone转变过程中,在3G时代背景下,与现在5G即将商用的趋势类似。
汽车行业也由燃油车逐渐向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大众电动车转变。
尽管目前竞争激烈,但关炜宁相信随着5G普及和连接成本降低,大众接受程度提高,此领域仍有广阔空间待开发。而中国拥有庞大人口群体、小户型住房优势,以及完整且集中的人口经济圈,这些都给予其独特优势,使其成为国际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