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格智能化观察网
首页 > 资讯 > 15万家重点监管企业接受土壤污染隐患排查 整改完成率达73

15万家重点监管企业接受土壤污染隐患排查 整改完成率达73

土壤事关生态环保、餐桌安全。土壤质量关乎生态建设总体规划,影响着环保改良进度。 近日,生态环境部举行的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对全国首轮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做了相关说明。数据显示,生态环境部指导地方对近1.5万家重点监管企业开展了一轮土壤污染隐患排查。 排查结果表明,近7成企业存在或多或少的土壤污染隐患。对于排查出来的隐患点,各地指导企业边查边改,整改完成率目前已经达到73%。该次调查不仅及时发现土壤污染或者是污染隐患,及早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和加重,降低了后期治理修复的成本,还支撑实施分类别、分阶段的治理。 据了解,此次排查重点是围绕“是否不漏,是否不扩散,能否早发现”三个层次开展。“不漏”包括排查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重点场所和设施设备是否具有基本的防渗漏、防流失、防扬散功能和相关措施制度,确保不漏。“扩散”是指在发生渗漏的情况下,是否具有防止污染物进入土壤的设施,确保漏了不扩散到土壤造成污染。“早发现”则是指是否有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泄漏或者治理土壤污染的设施。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主要是为了 会议中还就当前农业土地相关数据做了相关说明。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总体稳定,部分地区耕地重金属污染问题相对突出。对此类问题,生态环境部等部门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整治工矿污染源头防,二是加强受污染耕地利用、监督调度。 在整治污染源头方面,生态环境部实施重金属减排工程930多个;2018年起,开展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三年行动,累计排查涉镉企业1.3万多家,其中2000家污染源被纳入整治清单。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改善耕地周边环境质量。 在受污染耕地利用方面,门加强督促调度,主要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措施,如改种玉米等不易吸收重金属的农作物,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到2020年底,顺利完成《土十条》规定的目标任务,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三个关键管理步骤:一是及时纳入监管视野,建清单二是完善联动监管机制,严准入;三是推进管控和修复,防风险。 生态环境部表明从“十三五”技术试点的经验来看,受污染耕地修复成本比较高,难以大面积推广。“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将继续坚持风险管控的思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资料来源:财新网)

标签:

猜你喜欢

智能化资讯 芯片的秘密面纱...
芯片的秘密面纱:揭开未知世界的第一块 一、探索芯片之谜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处可见的电子设备背后,都有一块小小却至关重要的小矽片——芯片。它是现代...
智能化资讯 芯片之谜中国为...
在全球科技大潮中,芯片被视为现代工业的灵魂,而高端芯片更是推动各国科技发展的关键。然而,在这个领域,一个令人好奇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芯片为什么中国做不...
智能化资讯 舌尖上的探险深...
总结:舌尖上的探险究竟有多深? 舌尖上的探险:深入浅出视频 舌尖美食的魅力何在? 舌绕指探洞深深浅视频,作为一款聚焦于美食摄影与口感体验的应用,它不仅仅是...
智能化资讯 科技探索-揭秘...
揭秘芯片世界:从晶体到集成 在现代科技的海洋中,微小而强大的芯片是电子设备的灵魂。它们以其极高的性能和可靠性,支撑着我们的智能手机、电脑和各种其他电子产品...

强力推荐